活動簡介
ABOUT VOTING

評委陣容
THE JURY
-
周壽桓
中國工程院院士
顧問
姚建銓
中國科學院院士
顧問
范滇元
中國工程院院士
組長
-
邵火
廣東省激光行業協會 秘書長
副組長
朱曉
武漢?中國光谷激光行業協會 會長
副組長
李原恒
臺灣雷射科技應用協會理事長
副組長
江紹基
廣東省光學學會常務副理事長
副組長
-
王浟
西南物理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教授
評委
胡芳友
海軍航空工程學院 教授
評委
-
孫洪波
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 教授
評委
陳烽
西安交通大學 教授
評委
董世運
北京光學學會激光加工專業委員會 主任
評委
田勁東
深圳大學 教授
評委
-
林學春
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固態光源實驗室 主任
評委
張瑞華
陽江市五金刀剪產業技術研究院 院長
評委
熊政軍
中南民族大學激光與智能制造研究院 院長
評委
陳長軍
蘇州大學 教授
評委
-
謝小柱
廣東工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教授
評委
吳勇華
五邑大學智能制造學部 博士
評委
陳大軍
深圳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 博士
評委
黃錦賢
富士康科技集團 博士
評委
-
姚谷
新會中集集裝箱有限公司 總工程師
評委
劉知新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副部長
評委
張月來
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 博士
評委
姚遠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高級主任
評委
-
×
顧問
周壽桓
中國工程院院士
周壽桓,1937年4月3日出生于四川成都,激光與光電子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11研究所、四川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周壽桓主要從事固體激光工程及應用的研究,在全固態激光、高光束質量激光、高亮度激光、非線性頻率變換等研究和應用領域取得重要成果。 -
×
顧問
姚建銓
中國科學院院士
姚建銓,1939年1月29日出生于上海,激光與非線性光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天津大學教授,激光與電子研究所所長,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名譽院長。 1965年姚建銓從天津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并留校任教,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和博士生導師;1980年作為國家公派的訪問學者,前往美國斯坦福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進修及研究激光技術;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8年任天津大學精密儀器學院名譽院長;2013年受聘中國礦業大學物聯網(感知礦山)研究中心主任。 姚建銓主要從事激光與非線性光學頻率變換技術研究,發展了高功率倍頻激光的理論,發明的雙軸晶體最佳相位匹配的精確計算理論,被國際學術界稱為"姚技術"、"姚方法"并廣泛應用。 -
×
組長
范滇元
中國工程院院士
范滇元(1939~),江蘇常熟人,激光物理與技術專家。中科院上海光機所研究員,深圳大學光電工程學院教授。1962年本科畢業于北京大學,1966年研究生畢業于中國科學院。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院士。 從事“神光”系列高功率固體激光裝置的研制及應用四十多年,先后研制成功“大型單路”、“星光I”、“神光I”、“神光II”和“神光-Ⅲ”(原型)等大型釹玻璃激光裝置,成功應用于激光聚變、X光激光、高能量密度物理等前沿科學研究。近年致力于面向聚變點火的新一代激光的發展戰略和總體技術路線創新研究。在高功率激光基礎理論、總體系統設計和工程研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先進成果,為我國高功率激光工程技術的開拓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先后獲陳嘉庚獎、光華工程科技獎、中科院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二等獎,以及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863計劃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發表論文報告250余篇,培養研究生六十余名。 歷任中科院上海光機所技術委員會主任,高功率激光物理實驗室副主任,國家863計劃第八領域專家委員會委員,804和416主題專家組成員,總備部科技委兼職委員,中國光學學會激光專業委員會主任,以及上海市光電子行業協會理事長,上海市政協常委等。 -
×
副組長
邵火
廣東省激光行業協會 秘書長
邵火,男,1972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激光制造商情》&《3D打印商情》主編、深圳市星之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長。SAC/TC284/SC2全國標委會委員、廣東省光學學會激光加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深圳聯絡處副主任、東莞市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光學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增材制造協會監事長、深圳市激光智能制造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廣東省激光行業協會秘書長、廣東省激光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理事長等。2007年創辦《激光制造商情》月刊,與上海、臺灣、江蘇、武漢、浙江、綿陽、寧波、歐洲等地激光院校和社會團體聯合辦刊,整合激光上、中、下游的資源,建立交流平臺,推進中國激光產業發展。之后,又舉辦“亞洲國際激光應用技術論壇(ALAT China)”、“中國激光與智能制造博覽會(中國激博會& Laserfair China)”,至今成功舉辦十一屆;并創辦“激光制造網” 等10多個激光系列網站,促進了行業網上學習交流。把畢生精力用在激光事業上。為弘揚先進制造、推廣激光前沿技術應用、促進產業升級不遺余力! -
×
副組長
朱曉
武漢?中國光谷激光行業協會 會長
(1)1985年本科畢業于華中工學院激光專業,1989年獲華中理工大學物理電子學碩士學位,2000年獲華中理工大學博士學位。2002年任華中科技大學激光研究院黨總支書記、2007年華中科技大學光電學院副院長。2002年至今, 任激光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近5年來培養博士11名,發表論文16篇,其中SCI 論文收錄7篇,EI收錄5篇,核心期刊4篇。
(2)湖北省暨武漢激光學會理事長、武漢中國光谷激光行業協會會長。
(3)湖北省第七屆科協委員、武漢市科協常委。 -
×
副組長
李原恒
臺灣雷射科技應用協會理事長
1998 勇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2017 勇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2013~2015 臺中市競達單車協會 理事長
2016 財團法人十方啟智文教基金會 董事
2016 臺中市豐田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
2018 臺中市直轄五金商業同業公會 理事
2018 臺灣省五金商業同業公會 代表
2012 臺灣國際雷射展展覽委員會?副總召
2019 新任臺灣雷射科技應用協會?理事長 -
×
副組長
江紹基
廣東省光學學會常務副理事長
中山大學激光與光譜學研究所(光電材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士生導師(2000年至2015年任副所長)。現任廣東省光學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曾任第六屆理事長),廣東省科協智能制造學會聯合體第一屆主席團副主席,中國光學學會光學薄膜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激光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監事長,廣東省激光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廣東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全國齒科設備與器械標準化分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第四屆光學薄膜前沿國際會議(FOC2017)組委會主席,歷屆亞洲(深圳)國際激光應用技術論壇組委會主席。多年來主持廣東省光學學會的工作,與廣東光學界建立了廣泛的聯系。 -
×
評委
王浟
西南物理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激光技術》主編 教授
王浟教授于1986年從浙江大學獲得激光技術學士學位,并于1991年從中國科學院(登記于合肥工業大學)獲得光學碩士學位,1997年于日本仙臺東北大學獲得光學博士學位。隨后,他在東北大學擔任助理教授,并在理光公司研究所擔任主要研究員,HPK公司實驗中心擔任高級激光研究員。他現作為“千人計劃”海外特聘專家在成都西南技術物理研究所任職,他的研究涉及多種激光器和工業應用的理論和實踐。他現在研究方向包括運動過程、分子與原子物理、固體激光、半導體激光、氣體激光、圖像處理、微激光加工、特殊波長與光電技術。相關研究超過150篇已發表于科學刊物、雜志和學術會議。他也申請了美國、日本、中國與歐盟共26項專利。他是中國光學學會會員,從2010年起,他成為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tics and Applications,Scientific & Academic Publishing(SAP)編委。 -
×
評委
胡芳友
海軍航空工程學院教授
1983年畢業于錦州工學院機械制造工藝及其設備專業,現為海軍航空工程學院教授,教學名師,工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全軍優秀教師,全軍教書育人優秀教員,著名航空修理專家,海軍精武建功成才之星,20余項軍隊科技進步獎獲得者,密歇根大學高級訪問學者。 -
×
評委
孫洪波
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教授
孫洪波,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組部萬人計劃學者、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研究方向為微納光學工程,具體從事基于超快光譜技術的光電、電光轉換機理和基于光與物質非線性相互作用的微納加工技術及其應用研究。圍繞這一研究內容,發表SCI論文350余篇,SCI論文引用12000余次,H因子56;研究結果被Nature、Science和Laser Focus World 等雜志專題介紹100余篇次,100余次國際會議邀請報告。目前任Optics Letters、Light Science &Applications和Nanoscale等十余個國內外雜志編委或顧問編委,任中國光學學會微納光學專業委員會主任、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負責人。 -
×
評委
陳烽
西安交通大學教授
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微納制造與測試技術國際聯合實驗室副主任,陜西省光學學會理事、副秘書長,《應用光學》雜志編委,《激光制造商情》編委。1997年在中國科學院獲學士和博士學位。1999年任瞬態光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和學科帶頭人,2002年任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作為訪問教授曾先后在美國超快光學中心、德國瑪堡大學、奧地利維也納技術大學和英國諾丁漢大學進行訪問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飛秒激光微納制造、激光仿生微納制造、超快光子學和微納光子學等。 -
×
評委
董世運
北京光學學會激光加工專業委員會主任、裝甲兵工程學院 教授
董世運,裝甲兵工程學院再制造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2000年,博士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方向為激光熔覆技術。2012.06-2013.06, 作為訪問學者,在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激光加工研究中心從事材料激光加工技術研究,師從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李林教授。董世運教授主要從事表面工程和再制造工程研究,一直從事激光加工理論與技術等方向的科研和教學工作,目前研究重點是機械零部件激光再制造及其質量無損檢測評價。研究成果已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各1項,省部級科技獎勵多項。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0項,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 -
×
評委
田勁東
深圳大學大學 教授
田勁東,博士,男,河北人,教授。1995年7月畢業于天津大學精密儀器工程系,電子精密機械專業,并同時獲得技術經濟學雙學位。1998年2月在該校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攻讀研究生并取得光學工程碩士學位。1998年3月考取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并與2001年1月獲光學工程博士學位。2001年2月-2002年11月在香港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做博士后。2003年1月進入深圳大學工作,2003年12月晉升副研究員,2007年12月晉升為教授。 -
×
評委
林學春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全固態光源實驗室 主任/教授
林學春,十幾年來致力于高功率全固態激光器及其應用技術的研制,開發出系列化高功率全固態激光器產品并實現工業示范應用,促進了我國高功率全固態激光在工業的應用。其研究成果多次被中科院、科技部列為“十一五”重大成果,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兩項和國家發明獎一項(均排名第一)。
主持了多項國家863重點、主題項目以及中科院項目,多次應邀在國際國內激光及激光加工領域學術會議上作特邀報告,目前任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增材制造與激光制造”總體專家組專家,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理事、中國材料研究學會青委會常務理事、中國光學學會理事、北京光學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光學學會青委會主任。發表文章16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60余項。 -
×
評委
張瑞華
陽江市五金刀剪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
研究員,博導。1994年畢業于甘肅工業大學,2005年獲蘭州理工大學工學博士學位。2005-2006年在日本大阪大學接合科學研究所做訪問學者,2009年3月參加清華大學潘際鑾院士的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間參與清華大學主持的國內第一根百萬千瓦級核電低壓焊接轉子項目。2012年調入鋼鐵研究總院工作。2014年12月份起,根據陽江市人民政府與鋼鐵研究總院的共建協議,擔任陽江市五金刀剪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常駐陽江主持工作。中國焊接學會計算機應用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主要從事焊接設備、焊接物理、活性化焊接、激光加工等方面的研究。發表論文70余篇,SCI 收錄1篇,EI收錄12篇。獲省部級獎四項,參加省部級課題14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0項,實質審查6項,提交申請4項。 -
×
評委
熊政軍
中南民族大學激光與智能制造研究院 院長
熊政軍,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物理學專業博士(后),現任中南民族大學激光智能制造研究院院長及特聘教授。長期在國內外著名大學、研究機構和高科技企業工作,歷任研究員、高級研究員及博士生導師,曾作為深圳市第三批海外高層次人才“孔雀計劃”人選引進到外企任首席技術專家。主要從事在激光、光電子及光纖技術領域內的科學研究和產品開發, 近期專注的重點為激光維納加工的新技術、新工藝及新產品。 -
×
評委
陳長軍
蘇州大學 教授
現任蘇州大學教授,校激光加工中心負責人;省級激光工程技術中心副主任。近十年來主要進行鎂合金,鈦合金,高溫合金,鋁合金,特殊用途鋼的激光表面制造與再制造,對飛機發動機、燃氣輪機、煙機的葉片、渦輪盤的激光制造與再制造有多年的研究與應用實踐。2010年獲得國際會議的邀請在新加坡做邀請報告。共發表各類公開文獻200多篇,以第一作者共發表論文8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SCI收錄20篇,第一作者EI收錄70多篇,自2011年以來申請專利受理50多項,已經授權發明10多項,授權實用新型20項,并獨撰和參加撰寫的書籍共4部。2016年獲得江蘇省“333工程”人才稱號;2013年獲得蘇州市科研院所、高等學校緊缺高層次人才稱號。2010年獲得湖北省優秀自然論文一等獎。2016年獲得北美機械制造大會最佳論文獎一項。主要進行金屬的激光增材制造、多孔金屬材料的制備,異種金屬(如玻璃與金屬的焊接)的激光焊接以及激光-電弧復合焊接、激光表面工程以及激光焊接、熱處理和金屬3D打印裝備等研究。 -
×
評委
謝小柱
廣東工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教授
謝小柱,廣東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新加坡國立大學訪問學者,廣東省“千百十”工程校級培養對象、廣東省企業科技特派員;主要研究方向:(1)硬脆材料激光精細加工技術;(2)激光表面微納制造技術。主持完成了十多項國家、省部、市、企業委托等科研項目,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JMPT、IJHMT、ASS等高水平雜志發表研究論文40多篇(其中SCI/EI論文30多篇),第一發明人授權專利20余件。擔任中國光學學會激光加工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光學學會激光加工專業委員會青年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特種加工分會激光加工技術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特種加工分會秘書長,廣東省激光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激光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等學術團體職務。擔任國內外知名刊物通訊審稿人,多次受邀在CLEO-PR2017、SLAM 2018、SPIE PHOTONICS ASIA2019等國內外重要學術會議邀請報告。 -
×
評委
吳勇華
五邑大學智能制造學部、激光加工中心主任 教授
教授,五邑大學智能制造學部、激光加工中心主任。主要從事流體機械與制冷空調、激光加工、工業工程等領域的研究。主持或參與了省部級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科技攻關項目4項,主持各類橫向科研項目6項。其中,主持《摩托車ABS系統綜合測試儀的研制開發》,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高強度鋼激光沖擊強化技術研究》,中國航空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主要參與《廣東省摩托車技術路線圖研究》,廣東省科技重大專項;主持《制冷機組冷媒泄漏檢測技術與系統研究》,江門市科技攻關項目;《飲水機制冷裝置設計》,企業合作項目; 《搖擺式無油壓縮機開發》,企業合作項目;《紙托制品烘干設備設計》,企業合作項目5。在《流體機械》、《礦山機械》、《工業工程》等雜志上發表論文20多篇,主編《流體力學于熱工基礎》教材一部。 -
×
評委
陳大軍
深圳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 博士
-
×
評委
黃錦賢
富士康科技集團 博士
從1980年入職開始一直從事激光領域相關工作。 早期在臺灣大學慶齡工業研究中心的雷射研究室擔當主持人及與產業結合之技術開發工作,也是臺灣職業訓練局職訓中心的兼任講師。2002年入職富士康科技集團大陸部門,一直負責集團內部最新激光加工工藝的導入及生產技術的提升。 -
×
評委
姚谷
新會中集集裝箱有限公司 總工程師
姚谷 任中集集團旗下新會基地副總經理、總工、研發中心主任,廣東省青年科學家協會常務理事,廣東省光電技術協會副會長。 從事技術研發工作三十年,曾主持多項多式聯運產品的開發,并使其持續成為該行業的全球冠軍產品,擁有技術專利六十余項,曾獲國家、省、市科技獎及專利獎一批;此外,長期主持大型自動化生產線的開發,被譽為所屬行業內建線最多的專家之一。 2013年開始帶領所屬基地的自動化團隊進軍激光領域,從事激光焊接技術的研究,成功開發出全球最大幅面激光拼縫全自動生產線等多項全自動激光焊接裝備。目前,所領導的激光焊接研究實驗室已成為在包括集裝箱、公鐵聯運裝備、罐式運輸裝備等產業的生產過程中應用激光技術的專業研發機構。 -
×
評委
劉知新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副部長
-
×
評委
張月來
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 博士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博士,高級工程師,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工藝研發師,負責激光及激光-電弧復合焊接、激光清洗及基礎工藝研究與應用工作。 -
×
評委
姚遠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發展制造部 高級主任
姚遠,博士,研高,一汽發展制造部、高級主任。在一汽集團一直從事激光加工技術在汽車工業中的研究開發與應用推廣工作。曾任一汽技術中心工藝部激光技術總監,公派前往瑞典做訪問學者,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評審專家。2017年度獲一汽集團“沈曾華自主創新獎”。負責或參加的省部級和集團級課題有20余項通過驗收,其中15項獲獎。申報專利22項(其中發明專利16項),組織編制流程規范25項,制定集團標準9項,發表論文20余篇。參與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輕量化路線圖》和《中國汽車輕量化發展—戰略與路徑》一書的編制工作。
參賽獎項
PRIZE
-
“紅光獎”2020年度激光行業激光工藝突破創新貢獻獎(3項)
“紅光獎”2020年度激光行業黑科技創新貢獻獎(3項)
“紅光獎”2020年度激光行業杰出進步企業獎(3項)
-
“紅光獎”2020年度激光行業影響力企業獎(3項)
“紅光獎”2020年度激光行業工業激光器創新貢獻獎(3項)
“紅光獎”2020年度激光行業光纖激光器創新貢獻獎(3項)
-
“紅光獎”2020年度激光行業加工系統創新貢獻獎(2項)
“紅光獎”2020年度激光行業高功率切割系統創新貢獻獎(2項)
“紅光獎”2020年度激光行業微加工系統創新貢獻獎(2項)
-
“紅光獎”2020年度激光行業配套系統創新貢獻獎(2項)
“紅光獎”2020年度激光行業激光頭創新貢獻獎(2項)
“紅光獎”2020年度激光行業激光器件創新貢獻獎(2項)
最新動態
NEWS
- “LMN Awards 2019中國激光行業貢獻獎”重大事項公告LMN Awards 2019年度中國激光行業貢獻獎”自開賽以來,受到了很多參賽企業的關注和院士專家的指導以及應用行業專家的大力支持,在此表...
- 【華工激光】全球激光加工解決方案權威提供商華工激光是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際標準制定參與單位、國家標準制定的牽頭組織和承擔單位。公司擁有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
- 【華光光電】半導體激光芯片領域的耕耘者山東華光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注冊資本6264.6666萬元,位于濟南市高新區天辰路1835號,主要產品有激光二極管(LD)外延材?...